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行业新闻

电力行业信息化的走势
作者:小蕙  发布时间:2009-08-04

电力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参与市场交易与竞争,在其资产与组织范围内加强集团化管理、整合企业资源、形成规模化经营优势、打造企业整体的综合竞争力是新的经营发展环境下的重点任务。

电力行业信息化在调整中发展。电力行业的改革与结构调整带来行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和管理体制、管理模式的变革,信息化作为企业管理的支撑手段显得“无所适从”。

同时,全国大面积的“电荒”使电力企业把更多的关注投向了“跑马圈地”与项目建设。所以,2003-2004年的电力信息化建设明显趋缓。到2005年,随着行业重组的完成以及电力建设的加快,电力信息化的需求开始全面显现。

发电集团逐步完成了资产划拨、战略规划制定、企业体制改革、管理模式重构等工作,同时信息化需求随之发生变化,其下属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路线与建设项目也根据集团业务与管理要求进行相应调整。电网企业的改革一直在推进之中,国家电网公司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机构调整,带来了企业运作、经营管理模式的变化,变革对信息化带来了相应的冲击,原有管理模式下的应用系统将不能适应新的组织形态与管理模式,也面临着调整。

 生产自动化与管理信息化均衡推进。电力行业信息化起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首先开展了生产、调度自动化的应用,八十年代后期逐渐开展了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由于电力生产安全性与稳定性的重要,长期以来电力企业对生产过程控制的信息技术应用一向比较重视,而对业务及管理的信息化重视却相对不足。电厂、电力调度的自动化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产自动化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处于不平衡状态。

电力行业改革后,随着电力企业计划性生产向市场化经营的转变,电力企业逐渐开始重视管理过程的优化,加强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自2002年底实行“厂网分开”的体制改革以来,电力行业信息化脚步趋缓,发电、电网侧的资产重组、机构改革引发了电力企业业务模式、管理体制的变化,信息化建设处于调整中。

2005年,发电集团陆续开展了生产运行管理、燃料管理、生产经营综合统计等系统的建设,电网企业在营销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开展了网省公司范围内的物资、资金、财务管理系统建设。在综合管理系统方面,各电力企业也加快了步伐,将进入加速发展期。

电力信息化将加速发展。对于发电企业,市场竞争的格局已形成,随着大规模电力项目投产后预计2007年我国电力供需将由短缺达到基本平衡,发电企业也将迎来真正的市场竞争时代。

市场竞争提出的管理水平提升,要求发电企业加速信息化建设。对于电网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需要以效益为导向,更加强调客户服务,加强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电网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格局基本明确后,为了适应新的体制,信息化将在重新审视与规划下加速推进。集团化管理支持是关键需求。各家集团有分布在广泛的地域内的资产,如何将其管理起来,如何对生产实时状况进行跟踪掌握、对集团范围内的资源进行有效的综合协调,如何发挥集团的整体综合优势、形成集团综合竞争优势,是各电力企业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集团化管理支持是电力企业未来的关键需求。